今年39歲的姜華是扎蘭河農場五隊第一批外出務工人員。他帶著妻子在天津打工,有了積蓄后,就毅然回到家鄉養羊。僅5年時間,就從幾十只的養羊小戶,到現在擁有至少5個不同品種的400多只大羊群,羊場面積達到4000多平方米,圈舍面積800多平方米,從2016年開始每年出欄肥羊100多只,凈利潤10余萬元。
回首5年養殖歷程,酸甜苦辣姜華都嘗過。剛開始時,他購買的本地綿羊,毛質不好,長勢緩慢,一年下來也掙不到多少錢。在網上查詢和電視學習后,他知道通過品種改良可以提高養羊經濟效益。為此,姜華多次到外地考察養羊技術,先后引進東北細毛羊、中國奴、杜伯羊等優良品種。羊的品種得到改良,不僅膘肥體壯,而且肉質鮮美,深受市場歡迎,效益比原來翻了幾番。他不斷擴大養殖規模,成為五隊養羊大戶。
改良品質后,姜華又發現了新問題:母羊產羔率低,一胎一只?,F在羔羊市場價格都在30幾元一斤,如果一只基礎母羊能一次產糕2-3只,一個月后就能賣到2000多元。姜華多地打聽和考察,2019年2月份,他在阿榮旗花了5萬多元購買了20只湖羊,開始舍飼喂養。姜華愛鉆研能吃苦,再加上妻子勤勞肯干,夫妻倆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發展湖羊身上。經過一年時間的精心飼喂,湖羊中的基礎母羊一次產糕3只,平均一次產糕2.5只,現在已經繁殖到60多只。
隨著數量和銷路的打開,姜華認識到必須根據市場的需要調整養殖結構。2019年底,姜華擴建了場房,新建了600平米的湖羊圈舍,并完善了喂養湖羊加工飼料的配套設施。他想把舍飼湖羊發展成規?;B殖,真正走科學養殖之路。
五隊在姜華養羊的帶動和引導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走上飼養羊的道路。截至5月份,五隊養羊戶達到21戶,這些養羊戶平均年齡在40歲左右,組成了一支有思想有干勁的青年養殖隊伍?,F在,姜華又開始著手準備跟3家養羊戶成立合作社,帶動全隊養羊業發展,全隊養殖戶每年的養殖收入超過農業和其他行業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