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集團公司經濟工作會議勝利召開后,扎蘭河農場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了本場工作方案和措施,深化創新實干理念,把創業、創新、創收作為2017年的工作重點。
以結構調整為突破口,繼續夯實農牧業基礎地位。一是優化種植結構。以“減麥、穩豆、擴經”為原則,調優、調特、調安全,引導職工種植高效特色經濟作物,打造示范帶動作用好、產值增收效益高的標準化樣板田。二是擴大統營土地經營規模。2017年農場統一經營土地面積達到23000多畝,其中一隊統營面積為9254畝,種植3274畝有機黑小麥,使用嘉博文有機肥,畝施肥量在60斤以上,中墾商糧以每斤1.5元的價格回收;在巴彥鄉拉拋村流轉土地14300畝,全部種植大豆。三是以六隊畜牧小區為引領,加快肉羊改良換代、良種繁育進程,建設繁育基地,為育肥和養殖戶提供羔羊和基礎母羊,發展全場肉羊養殖業。大力引導職工群眾實現畜牧業“三個轉變”,即“由依賴草場向種草養畜轉變,由粗放養殖向科學飼養轉變,由放牧養殖向舍飼養殖轉變”。
從供給側改革入手,探索建立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鏈,完善銷售體系。一是利用農場是百家無公害農產品示范基地農場和農墾農產品質量追溯單位的優勢,積極做好“綠旺”牌綠色無公害大豆、蕓豆和“扎蘭河”牌鹿產品、蜂產品、山產品的加工銷售,并爭取與1688網站合作銷售綠色、有機農畜產品,建立從田間到餐桌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打造全產業鏈經營模式。二是依托白瓜子協會,探索白瓜子加工、銷售模式,最大程度提升白瓜子經濟效益。三是通過蜂業協會整合養蜂資源,依托科學養殖技術,逐步進行蜜蜂品種的更新換代,加快養蜂產業發展,升級蜂蜜產品,向中、高端市場發展。
加大旅游產業投入力度,把旅游業打造成為經濟發展的“第三極”。一是開發打造蛇山景區,鼓勵扶持小型個體旅游戶的發展,構建生產、銷售一條龍的營銷網絡。二是制定“扎蘭河農場旅游業發展規劃”,請有關專家充分論證,逐步實施。三是引導有能力的職工群眾發展小型個體旅游項目,農場在政策、資金上支持個體旅游戶發展。四是以蜜蜂產業為突破口,全力建設芳香小鎮,年內做好旅游業產品研發、招商等工作,盡快建立旅游業發展總體框架。
加大企業管理力度,提升企業管理水平。一是以經濟效益為中心,按照“三重一大”要求,對全場資產進行監督審計,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同時加大融資力度,為企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撐。二是抓好土地確權工作,維護好企業和職工利益。三是抓安全保穩定。加強警民聯合、警民共建,認真做好防汛、防火、防盜等安全生產工作,力保一方安寧。
發揮黨委核心作用,全面提升凝聚力和號召力。一是加大干部培養力度。通過外出學習、參觀考察、掛職鍛煉等方式,積極培養管理型、專業型干部,為農場可持續發展積攢后勁,形成干部培養培訓常態化機制。二是夯實基層黨組織建設。圍繞“固本強基抓連隊,服務群眾大引領”主題,完善基層基礎建設,加強黨建工作創新。三是打造企業宣傳文化平臺。年內制作農場風光片、場情片、旅游推介宣傳片。四是制定符合實際的扶貧、脫貧工作制度,盡快改善貧困職工群眾生產生活水平。(作者為扎蘭河農場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