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里農場結合集團公司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農場工作實際,在真抓實干上下功夫,繼續實施“走出去、請進來”發展戰略,把轉型發展作為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突破口,切實擔負起企業轉型發展的重任,努力實現“五個新突破”。
第一,在農業發展上實現新突破。緊緊圍繞種植結構調整,突出發展綠色、特色、高效經濟作物,傾力打造農產品種植“四大基地”。一是打造萬畝大豆生產基地。二是打造萬畝蕓豆生產基地。通過與八一農大雜糧研究所合作,選出幾款適合深加工并符合市場需求的新品種,提高蕓豆種植的經濟效益。三是打造萬畝小麥生產基地。四是打造萬畝矮高粱生產基地。在建立“四大基地”的同時,進一步加大對周邊耕地的流轉,壯大農場耕地經營規模,同時實施“走出去”戰略,爭取未來五年力爭流轉耕地面積達到15萬畝,全場種植面積力爭達到25萬畝。3月初,古里農場與安徽省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進一步深化合作事宜,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和精深加工項目,對雜糧產業集群集聚發展進行深入對接。經雙方互相考察和充分磋商,本著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在農場建立了2000畝的燕之坊雜糧種植示范基地,進行大豆種植。該公司還將優先采購雜糧、干貨等墾區農副產品,為下一步擴大基地種植合作規模奠定基礎。雙方簽訂了《燕之坊、大興安嶺墾區古里農場雜糧示范種植基地項目合作協議書》。
第二,在特色養殖上實現新突破。農場將積極推進畜牧業轉型,本著“規?;洜I、舍飼化管理、養畜戶增收“的原則,突出畜牧小區示范作用,實現畜牧業提質增效。同時,加大投入,徹底完成“人畜分離”。此外,大力推進以肉牛、肉羊養殖為主的“基地+協會+養殖戶”經營模式,打造特色養殖基地。
第三,在產品加工上實現新突破。采取群眾籌資、招商引資、股份合作、銀行貸款等融資方式,大力推進民辦、場辦加工廠,著力發展“五大加工業”。一是依托蕓豆生產基地,建設蕓豆加工廠,對蕓豆實施精選、包裝,探索市場銷售。二是依托大豆生產基地,建設大豆壓榨廠,生產綠色有機食用油。三是依托小麥生產基地,建設面粉加工廠,生產既營養又安全的有機面粉。2016年底,農場派人到黑龍江省建邊農場對石磨面粉加工進行實地考察,了解到新型石磨面粉采用分級往復式低溫研磨工藝,生產出的面粉可在保留營養的同時,又有超過傳統石磨面粉的細度,產品質量好,營養價值高,市場前景廣闊。未來,農場將積極探索石磨面粉加工產業發展模式。四是依托矮高粱生產基地,建設純糧釀酒廠,采取“基地帶加工、加工帶銷售”的產業模式,延長產業鏈,實現增值。五是依托自然資源,建設山產品加工廠。下一步,農場將組織專業人員研究市場、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實現利潤最大化。此外,農場將與農墾商貿公司進一步緊密合作,不斷深化“農墾鮮佰匯超市”經營理念,結合市場需求,增加“特、鮮、野、笨”等墾區特色商品種類。同時,把農墾品牌產品通過電商代運營的方法進行廣泛推廣,構建線上線下銷售網,大力整合資源,力爭用三到五年時間在墾區內外發展100家農墾品生態實體店。
第四,在旅游業發展上實現新突破。旅游是朝陽產業,旅游是致富的好渠道。目前,農場能夠接納游客的旅游景點有2個:一個是四隊休閑養生園——“江湖人家”,李國峰個人投資18萬元,建設了“吃、住、游、娛”為一體的江邊農家生活樂園。截至目前已經接待游客530人次。二是勃音那湖垂釣園,可體驗自由垂釣的樂趣,品嘗野生魚和現場燒烤。農場將打造以“江北水城,多彩古里”為主題的旅游產業。
第五,在改革發展上實現新突破。農場將借助農墾改革的春風,謀劃好農場的“十三五”規劃,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創新發展管理模式。把有限的土地資源利用好,集中管理,打造訂單農業,追求效益最大化;探索科學經營之路,學習現代管理模式;勵行節簡,加強資金使用管理,嚴格審批程序,建立健全內控制度,理順財務收支工作制度;強化企業管理,制定完善議事規則和程序,避免決策失誤。(作者為古里農場場長)